
“深圳技术大学第二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2021年5月9日落下帷幕,该竞赛由创业创客与就业指导中心、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联合举办,得到各学院学生的积极响应。经学生自主申报,项目资料书面审核,项目路演答辩展示,专家会审,最终评选出校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其中,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三支学生团队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分别获得本次比赛的二等奖及三等奖,祝贺他们!也希望在各项赛事中能见到更多我院的学生团队的获奖身影!
【基于节能降耗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二等奖
指导教师
李伟
项目成员
黄慧芳
刘缘
陈锦聪
朱丹坤
王诗琪
张金绵
项目介绍
本作品以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节能降耗为目的,通过调整列车运行控制策略实现降低能耗及提升再生制动能的利用。
主要内容包括:
(1)基于节能降耗的列车区间运行策略。根据客流需求适当缩短列车停站时间,并结合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工况切换与牵引能耗的关系,降低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牵引能耗。
(2)基于再生制动能的多列车协同运行控制策略。通过增大制动列车与牵引列车工况的重叠时间,使牵引列车能够利用制动列车产生的再生制动能,降低全线多列车间的净能耗。结合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行特点,系统化协同多列车的运行过程,优化列车的运行控制策略,能够极大提升再生制动能量利用,能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
【面向居民的语音识别垃圾分类系统】
——三等奖
指导教师
王燕燕
尹晓红
项目成员
林莹
黄绮欣
方俊龙
卢兆基
李坤玉
罗国豪
项目介绍
本项目针对目前垃圾分类情况不乐观立项,旨在从源头上解决垃圾分类实施困难的痛点。本系统包括具有自动调整区域容量、语音识别垃圾种类和发光显示对应区域功能的柔性智能垃圾分类桶、后台信息溯源以及垃圾袋自助领取设备等部分。通过本系统进行分类,能够减少人工分类的时间,简化分类流程。
本项目利用语音识别和机电技术实现了垃圾分类的智能化,同时采用加密二维码溯源的辅助管理方式推动垃圾分类的实施,重点解决垃圾分类的前半生问题。
【车路协同支持下的城市道路交通畅通性对车辆减排策略的研究】
——三等奖
指导教师
程涛
李岱
项目成员
韩鹏飞
戴敏琪
车善龙
周玉玲
杨家祥
项目介绍
当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依然严峻,现有的交通管控方式不能满足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所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愈加严重。针对以上问题,本作品设计了一种在车路协同支持下的城市道路交通畅通性对车辆减排策略的系统方案,能够实现城市整体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解决城市道路由于拥堵和频繁启停而造成的能耗增加和尾气排放增多的问题。
竞赛已经落下帷幕
但是创新永不停歇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想法
那就大胆去尝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