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公布,深圳技术大学共有7支参赛队伍获奖,分别获得本科组全国二等奖1项,广东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这也是深技大首次在此项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旨在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该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现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
此次竞赛,在学校和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历经4个多月的校内选拔和培训,我校多支参赛队伍克服了场地限制、疫情影响等种种困难,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
获奖名单
全国二等奖、广东赛区一等奖
获奖学生:彭日浩、黄维、陈迪钦
指导老师:李瑞
广东赛区二等奖
获奖学生:林伟钊 张宇 麦炜欣
指导老师:但炜
获奖学生:曾凌菲 赖志鹏 陈岳松
指导老师:张红梅
获奖学生:朱欣祺 曾钰洋 李健文
指导老师:史诗洁
广东赛区三等奖
获奖学生:毕宝文 罗振文 李航丞
指导老师:高武军
获奖学生:郭有冰 杨钦福 张铭海
指导老师:李瑞
获奖学生:陈益润 陈俊延 谢耀天
指导老师:李瑞
优胜奖
获奖学生:唐宇翔 严少聪 吴杰炜
指导老师:张红梅
获奖学生:张嘉俊 徐世康 洪启俊
指导老师:史诗洁
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已成为现代科技工作者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教师、竞赛指导老师李瑞表示,数学建模竞赛主要考察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包括数学基础、建模能力、编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毅力。“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数学建模中的所有内容完全掌握,这也正是数学建模的魅力所在。”组织学生参与建模竞赛,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并进一步发掘潜力。李瑞表示,学生们在学习掌握了基本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的前提下,在76个小时的比赛中通过查找阅读相关文献,学习相关问题的最新进展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完成一篇科技论文,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科研训练,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数学建模实践过程中收获良多,开拓了知识面,培养了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本次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广东赛区一等奖的三位同学彭日浩、黄维、陈迪钦均是从零开始学起的“小白”,错综复杂的算法理论像是一座大山,让人望而生畏,却也激起了他们的斗志。“一路上大家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尽管赛程时间紧张,我们始终充满了动力去解决种种难题。回想备赛时光,有许多难忘的回忆,像是青春赠送给我们的礼物,助我们一路乘风破浪。”
获得广东赛区二等奖的曾凌菲、赖志鹏、陈岳松三位同学各有所长,赖志鹏擅长数学,论文是曾凌菲的强项,而陈岳松则是编程的好手。提及这次大赛的收获,三位同学纷纷表示,一次参赛,终生受益!“各学科各领域,都少不了数学,‘建模’两个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建模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它已经超越了竞赛本身,这段经历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学习都会有很大帮助。”
陈益润、陈俊延、谢耀天三位同学觉得参与数学建模竞赛是大学里一段宝贵的经历,比赛本身极具挑战性,它不仅考验参赛者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而且十分看重参赛队伍的团队精神。“从刚组队时的不熟悉到后来的默契配合,我们相互扶持挺过了那些濒临崩溃的瞬间,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收获了一段珍贵的友谊。”
郭有冰、杨钦福、张铭海同学表示,“数学建模教会了我们用‘数学’的思维来认识一切,使我们对问题的审视多了一层角度。不仅知识面有所扩大,也学会了如何将数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经济、管理、工程、生物等多个领域,使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供稿: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 李瑞
编辑: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