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来自南京大学的沈珍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的陈建成教授应邀来访深圳技术大学,做客“技大讲坛”,为我校师生带来两场主题分别为“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活体细胞成像中的应用”和“第9组金属卟啉催化用水氢化和氧化碳-碳σ单键”的讲座。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胡俊青教授主持了讲座,约有八十名我校师生前来参加。 沈珍教授主要报告了以下几例基于BODIPY染料的反应型荧光探针及其在活体细胞成像中的...
第三十讲(一)主题: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活体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时间:2019年10月10日16:00-17:30地点:深圳技术大学公共教学楼243教室主讲人:沈珍教授(南京大学)讲座摘要近年来基于待测物种与荧光物质本身的反应型探针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广泛的关注,尤其是与染料的母核发生反应导致整个分子的p-共轭体系改变(失去或产生),引起光谱发生巨大的变化、背景干扰小、输出信号强,极大地提高了探针对底物的选择性识别1-3。...
2019年9月17日,北京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机器人应用首席科学家刘立教授应邀来访深圳技术大学,做客“技大讲坛”,为师生举行了一场题为《机器人学科进展:模型、控制与深度增强学习》的主题讲座。讲座由中德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吕启涛教授主持,共有200名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近年来人工智能算法的改进和计算效率的提高对人类社会、科学和工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深度增强学习为代表的机器智能第一次以实例证明...
时间:2019年9月17日(星期二)14:30地点:公共教学楼106阶梯教室主题:机器人学科进展:模型,控制与深度增强学习主讲人:刘立报告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算法的改进和计算效率的提高对人类社会、科学和工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深度增强学习为代表的机器智能第一次以实例证明可以超越人类智能。本讲座探讨了历史长河中传统的建模和控制方法与人工智能算法在算法框架和理论上的统一性,也简要地讨论了与新的智能算法相关联的风险和...
近日,我校先进材料测试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分别在超短超强脉冲激光驱动产生的高亮度伽马光源和高能离子源方面获得重要研究成果。上世纪80年代啁啾脉冲放大技术(201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发明及发展,使得目前可在实验室获得强度高达1022W/cm2、峰值功率达拍瓦(1015W)量级的高功率激光输出。利用高功率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产生新型的电子源、离子源、中子源与辐射源,它们具有脉冲短(10-15秒量级时间脉宽)、焦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