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已正式揭晓,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James Peebles、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Michel Mayor和瑞士日内瓦大学兼英国剑桥大学教授Didier Queloz等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这次颁发的诺奖意义何在,又代表了物理学领域的哪些新方向?2019年10月17日“技大讲坛”第三十二讲:宇宙探索是极致浪漫--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就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顾樵教授主讲,图书馆负责人...
时间:2019年10月15日(星期二)14:30-16:30地点:深圳技术大学公共教学楼106阶梯教室主题:学习与成长报告摘要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陈行行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向师生展示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历程,为广大学生们传授“工匠精神”的内涵,上一堂生动的人生理想课。他来自山东农村,毕业于山东技师学院,求学3年中不畏艰难、刻苦努力,先后考取12个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工...
2019年10月10日,来自南京大学的沈珍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的陈建成教授应邀来访深圳技术大学,做客“技大讲坛”,为我校师生带来两场主题分别为“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活体细胞成像中的应用”和“第9组金属卟啉催化用水氢化和氧化碳-碳σ单键”的讲座。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胡俊青教授主持了讲座,约有八十名我校师生前来参加。 沈珍教授主要报告了以下几例基于BODIPY染料的反应型荧光探针及其在活体细胞成像中的...
第三十讲(一)主题: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活体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时间:2019年10月10日16:00-17:30地点:深圳技术大学公共教学楼243教室主讲人:沈珍教授(南京大学)讲座摘要近年来基于待测物种与荧光物质本身的反应型探针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广泛的关注,尤其是与染料的母核发生反应导致整个分子的p-共轭体系改变(失去或产生),引起光谱发生巨大的变化、背景干扰小、输出信号强,极大地提高了探针对底物的选择性识别1-3。...
2019年9月17日,北京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机器人应用首席科学家刘立教授应邀来访深圳技术大学,做客“技大讲坛”,为师生举行了一场题为《机器人学科进展:模型、控制与深度增强学习》的主题讲座。讲座由中德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吕启涛教授主持,共有200名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近年来人工智能算法的改进和计算效率的提高对人类社会、科学和工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深度增强学习为代表的机器智能第一次以实例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