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PSTSCs)从2015年诞生以来,在不到十年间光电转换效率迅速提高至33.7%,且理论转换效率高达42.5%,被认为是唯一有希望低成本量产的效率超过30%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也是当前太阳能电池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尽管实验室研发效率已经超过30%,但叠层电池产业化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两个主要挑战为宽带隙(WBG)钙钛矿和绒面硅衬底。两个挑战引发了包括相偏析、电压损失、钙钛矿应力应变、高复合率...
近日,深圳技术大学阮双琛教授和周沧涛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超光速等离子体尾波场产生阿秒脉冲、亚周期相干光激波辐射的物理方案,并阐释了一种由电子集体作用主导的全新相干辐射产生机制。研究成果以“Coherent subcycle optical shock from a superluminal plasma wake”为题在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团队助理教授彭浩为论文第一作者,黄太武教授、周沧涛教授和阮双琛教授为论文共...
2023年9月13日下午,“技大讲坛”第六十五讲在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A101阶梯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坛邀请德国锡根大学讲席教授姜辛担任讲座嘉宾,为技大师生做了题为“From diamond/SiC composites to porous diamond networks - film structures for attractive applications”的精彩报告。此次讲坛由新材料与新学院韩培刚院长主持,两百余名师生参加。韩培刚院长介绍了姜辛教授以及他在金刚石材料领域中的突出贡献,并向姜辛教授...
集成的圆偏振光源是量子光学信息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核心主要依赖于手性材料的制备。传统方式实现的圆偏振发光一般具有体积较大、集成度较低等不足,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范围。因此制备具有圆偏振发光性能的量子点/手性钙钛矿复合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并有希望作为新型圆偏振光源的核心材料。然而,手性钙钛矿却存在一个本征的矛盾点,即手性的引入将扭曲现有...
自旋电子学技术通过调控与操纵电子的自旋和磁矩,实现逻辑运算、数据存储、磁性传感等功能,是新一代计算芯片、高速存储芯片以及精密磁传感器的核心技术。基于自旋轨道矩(spin-orbit torque, SOT)的最新一代磁随机存储技术由于其超快读写速度、超低能耗、超高安全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有望取代传统的固态存储技术(静态随机存储、动态随机存储和闪存)。其中重金属/铁磁体异质结是SOT磁随机存储芯片的核心结构。长期以来,自旋...